許是時代變革之因,民國書法與先前相比大有不同,呈現(xiàn)出獨特的審美特質(zhì)。不僅出現(xiàn)了前所未有的書法題材和表現(xiàn)形式,碑帖融合也成為具有民國烙印的特色之一。于右任、弘一、沈增植等人,以碑學為基礎(chǔ),施以儒雅之氣,見情見性,格調(diào)非常。
以新文化運動前驅(qū)弘一法師為例,其深受新思想影響,對書法的看法別具一格,以圖畫意識來處理書法章法問題。弘一法師曾經(jīng)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提到,他寫字時以西洋畫圖原則,竭力配置調(diào)和紙張形狀,常人所注意的筆力、筆法、神韻,他一律摒除。
在書法藝術(shù)中,作者“感自己之感,言自己之言”。作為觀者,我們“識美,見情,品藝與術(shù)之妙”。
Lot669
弘一(1880-1942) 行書格言四屏
水墨紙本 立軸
釋文:
1.見事貴乎理明,處事貴乎心公。慈風。
2.律己宜帶秋氣,處世須帶春風。增上。
3.豈能盡如人意。但求不愧我心。論月。
4.大著肚皮容物,立定腳跟做人。妙勝。
鈐?。捍竺鞑萏茫ㄋ拇危?/p>
出版:
1.《弘一大師遺墨》第81、83頁,華夏出版社,1987年。(第1、4屏)
2.《弘一大師全集(九·書法卷)》第194、196頁,福建人民出版社,1991年。(第1、4屏)
3.《弘一大師墨跡文物圖錄》第77頁,中華書道學會,1996年。(第2屏)
4.《二十世紀書法經(jīng)典·李叔同卷》第70、71頁,河北教育出版社、廣東教育出版社,1996年。
5.《弘一大師遺墨》第69、70頁,華夏出版社,1997年。(第1、4屏)
6.《弘一大師遺墨》第137、139頁,華夏出版社,1999年。(第1、4屏)
7.《弘一格言錄》第14、15頁,線裝書局,2002年。(第1、4屏)
8.《弘一大師遺墨擷萃(上)》第270、272頁,河北省佛教協(xié)會,2002年。(第1、4屏)
9.《二十世紀書法經(jīng)典·李叔同》第70、71頁,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,2005年。
10.《弘一法師日記三種》第54、62頁,山西古籍出版社,2006年。
11.《弘一法師手書嘉言集》第6、8、9、11頁,西泠印社出版社,2010年。
12.《弘一大師全集(九·書法卷)》第200、202頁,福建人民出版社,2010年。(第1、4屏)
13.《李叔同精品集》第62、63頁,河北美術(shù)出版社,2015年。(第1、2、3、4屏)
14.《弘一大師文集·手書嘉言集》第7、9、10、12頁,中國畫報出版社,2017年。
15.《弘一大師手書百聯(lián)》第1、6、7、8頁,西泠印社出版社,2018年。
16.《弘一大師書法集·嘉言集》第8、10、11、13頁,古吳軒出版社,2018年。
50×15 cm×4 約0.7平尺(每幅)
RMB: 3,000,000-5,000,000
Lot220
弘一(1880-1942) 楷書“南無阿彌陀佛”
朱砂紙本 鏡心
款識:愿一切眾生,同生極樂國?!惰缶W(wǎng)經(jīng)》句。沙門一音敬書。
鈐?。汉胍?/p>
出版:《先生歸來—張宗祥和他的時代》第60頁,西泠印社出版社,2020年。
展覽:
1.“悲欣交集—弘一法師重要遺物”,廈門隨安美術(shù)館,2015年。
2.“人生三境—紀念弘一法師誕辰140周年”,(濱州)蓮花書院,2019年。
3.“人生三境—紀念弘一法師誕辰140周年”,浙江省圖書館,2019年。
4.“天心月圓·弘一法師李叔同的藝術(shù)生涯展”專家學術(shù)研討會,2019年。研討會嘉賓:歐陽長橋、劉金庫等。歐陽長橋,天津李叔同故居紀念館館長,天津文博院辦公室負責人。劉金庫,天津美術(shù)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,李叔同研究會會員。
說明:
1.據(jù)委托方口述,此作品為弘一法師俗侄李晉章舊藏。
2.據(jù)委托方口述,此作品應為弘一法師1940年在泉州永春普濟寺閉關(guān)572天期間,刺血而書。刺血寫經(jīng),需要至少三個月以上不吃任何咸的食物,以避免血色變黑,不容易凝固。
3.據(jù)委托方口述,此作品為弘一法師極為罕見的血書,經(jīng)弘一法師研究學者清無法師鑒定,為弘一法師“刺血”并加少量朱砂寫成。清無法師,法名真常,號清無。1974年出生,為孔子第七十一代孫。少年時即好讀佛經(jīng),深受近代禪宗大德虛云老和尚和律宗大德弘一法師的影響,常懷出世之志,后于江西云居山出家為僧。為原佛教協(xié)會會長一誠長老座下法子,承虛云老和尚禪宗溈仰宗法嗣。法師事佛之余,精于書法,善鑒賞,好考古,為當代文化禪僧。
28×11.5 cm 約0.3平尺
RMB: 500,000-800,000
Lot 662
沈曾植(1850-1922) 行書七言聯(lián)
水墨紙本 立軸
釋文:偷生亦似符天意,未死深疑負國恩。
款識:蒼虬屬書東山詩句,七十二叟馀黎。
鈐?。涸灿⌒?、海日樓
說明:
上款人陳曾壽(1878-1949),晚清官員、詩人。字仁先,號耐寂、復志等,自稱蒼虬居士,湖北蘄水縣(今浠水縣)人。光緒二十九年進士,官至都察院廣東監(jiān)察御史。書學蘇東坡,畫學宋元人。其詩工寫景,能自造境界,是近代宋派詩的后起名家,與陳三立、陳衍齊名,時稱海內(nèi)三陳。
142×31 cm×2 約4平尺(每幅)
RMB: 350,000-450,000
Lot 266
康有為(1858-1927) 行書五言聯(lián)
水墨紙本 立軸
釋文:秘略三軍動,妖氛百戰(zhàn)摧。
款識:用賓仁兄,康有為。
鈐?。嚎涤袨橛 ⒕S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經(jīng)三十一國行六十萬里
130.5×31.5 cm×2 約3.7平尺(每幅)
RMB: 250,000-350,000